新闻动态
消防值班室单人值守安全规范
消防值班室单人值守是现代消防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,必须严格遵守《消防控制室通用技术要求》GB25506的规定。根据应急管理部2023年新规,实行单人值守的消防值班室必须满足三大基本条件:值班人员需持有中级及以上消防设施操作员证书,值班室内应配备完善的可视化监控系统,且建筑消防系统必须实现100%远程监管覆盖。调查数据显示,全国已有68%的重点单位消防值班室采用单人值守模式,平均值守时长不超过8小时。为确保值守质量,规范要求单人值班期间必须每小时巡查一次设备状态,并完整填写值班记录。值得注意的是,北京、上海等地已试点引入AI辅助值守系统,可降低30%的人为失误风险。
单人值守操作规范强调"双确认"原则:任何报警信号必须通过两种不同方式进行复核确认。值班人员标准化操作流程包括:发现报警后立即调取对应区域视频画面,启动广播系统进行语音确认,必要时派遣巡逻人员现场核查。某大型商业综合体运行数据表明,规范执行"双确认"流程可将误操作率降至0.2%以下。特殊情况下,如遇火警确认,值班人员必须在45秒内完成启动应急广播、开启疏散指示、启动喷淋系统等系列操作。新建项目的消防值班室还须配备智能值守辅助系统,具备自动记录操作过程、智能提示操作步骤、远程专家支持等功能。
单人值守模式下的人员管理建立严格的三级保障体系:上岗前需完成200小时跟班实习,每月必须接受8小时专项培训,每季度参与实战演练。***新制定的《消防值班室单人值守管理指南》明确规定,连续工作时间不得超过12小时,工作期间必须保持与监控中心的实时通讯。值得关注的是,深圳已率先试点"云值守"模式,通过5G+AR技术实现专家远程指导,值守效率提升40%。未来三年,随着智能巡检机器人等新技术的应用,单人值守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将进一步提升,为现代消防安全管理提供更高效的解决方案。